Latest

Not A Film Camera,一捲底片 24 張,讓拍照的步調放慢

Not A Film Camera,一捲底片 24 張,讓拍照的步調放慢

數位相機當道的時代,隨拍即得已經是大家所習慣的常態,「拍照 = 記錄」的本質不變,但太容易取得照片反而讓拍照少了那麼一點樂趣。 不過我也不太習慣用底片相機,主要是拍照的成本高,會讓我在快門按下去前有一點猶豫,反而會錯過了自己想要捕捉的瞬間。 而 Not A Film Camera 這款 iOS 的拍照 App 在數位相機和底片相機的模式間取得了一個良好的平衡。他有數位相機的方便性,也有底片相機的耐人尋味性。 仿底片相機的拍照體驗 Not A Film Camera 內建 10 種底片風格的相機膠卷,我自己很喜歡的是他將底片的特性融合在數位相機中,例如當我在 App 中選完了其中一捲底片,我只能拍攝 24 張,拍完這 24 張後就必須要到到 App 內的「暗房(Darkroom)」功能裡面「沖洗(Develop)」照片,將原本看起來模糊的照片洗出成套用完底片濾鏡的模樣。 這個過程對我來講是一個蠻獨特的體驗,

由 DALLE.3 生成的封面照片。

時間和習慣造就成的資產累積,投資歷程心得分享

我從 2016 年開始使用 MOZE 手機記帳軟體記錄自己每天的開支,2017 年開始用 Google Sheet 記錄自己每個月的總資產狀況,累積迄今已經邁入了第九年。記帳最有感的地方是在每個月檢視自己的資產幅度是增加還是減少,也讓自己知道在未來一個月該怎麼調整花錢的習慣。 而且因為有在記帳,在每一筆支出產生的時候都會問自己「這筆支出是我負擔的起的嗎?」「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因而在我的理財觀念中根深蒂固。 初入投資市場 我是個幸運的人,資產不用從負開始,爸媽並沒有讓我揹負學貸,也沒有要求我需要每個月寄錢回家,讓我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每一筆收入。國小的時候爸媽會跟早餐店老闆聊股票標的,讓我對於投資股票這件事沒那麼陌生,大學的時候有在投資理財的同學一起找我選修「期貨與選擇權」這門課程,讓我開始進入了投資的世界。 那時候的我有在打工,加上爸媽每個月給我的零用金我也省吃儉用,郵局裡面有幾萬元的儲蓄。在某一個打工的下午時段,因為當時沒有客人,我就在 Yahoo 奇摩股市閒晃,看了一些財經新聞後請我媽用他的證券戶幫我敲進我人生中第一隻自己選擇的標的「南亞科(2408)」。我忘了這隻股票最終

由 DALLE.3 生成的封面照片。

萬事問 Google?你也可以試試看 Perplexity

在現在這個取得資訊非常方便的時代,任何問題只要問 Google 都能夠得到解答,搜尋引擎就像一個開放且有良好分類的圖書館一樣,你只需要用「問」的方式去告訴 Google 這個圖書館管理員你想要找什麼內容,他就會推薦他認為符合你問題的相關資訊給你。 這也造就了「Why don’t you google it?」這句話的流行,好像問問題前沒有先 Google 過就像個伸手牌一樣。 ChatGPT 問世後曾有人認為能夠翻轉這個趨勢,Bing 搜尋引擎結合了 ChatGPT,採用聊天交互問答的方式搜尋曾經造成一陣風潮,讓 Google 也不得不推出 Bard 來迎戰,但 1 年多過去了,大家的使用習慣還是沒改變,傳統的搜尋模式依舊被認為是較有效率的方式,Google 依然穩坐搜尋引擎龍頭寶座。 Perplexity AI 搜尋引擎介紹 Perplexity.AI 在 2022 年下半年就創立了,由於我是在 2024

使用 DALLE 3 AI 繪圖產生

2024 過年雜談

今年過年在除夕當天回家,一直待到初四中午返回北部。這段期間只有在初三中午出門跟朋友聚會,其他時間都是陪伴著家人,算是近幾年除了 Covid 居家隔離時待在家中時間最久的一次。 去年下半年換了工作後,在 Q4 開始一直被業績追著跑,就連假日也不太能放鬆,很難有一個好好休息的時間。這次的年假,在返家後真的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休息時間,一整個下午躺在沙發上看漫畫、跟朋友約電動都毫無壓力,可能是因為大家(包含消費者)都在休息,所以自己在休息也比較順理成章。 過年期間的休閒娛樂 這個年假我的休閒娛樂主要有兩個,一是用 XBOX Series S 跟美國的朋友連了好幾場「榮耀戰魂(For Honor)」,沒想到這個老 Game 跟朋友玩竟然是如此有趣,比起自己上網找玩家被虐好多了;此外還看了「葬送的芙莉蓮」單行本 1 到 12 集,超前了動畫進度許多,目前的進度很好看,希望不要像咒術迴戰一樣中途崩掉,不然花錢買漫畫會覺得很可惜。 這個過年跟著爸媽往外跑的時間也變多了,初一跟爸媽去鹿港天后宮拜拜,雖然就真的只是拜拜沒有逛其他的東西,但也算是感受到了過年期間的人潮;

Apple Watch Ultra 2 心得,健康無價、升級有感

Apple Watch Ultra 2 心得,健康無價、升級有感

我跟 Apple Watch 系列有過三次的淵源,第一次是在當兵的時候,我嘗試買了 Apple Watch 第一代,那時後只戴了一週左右便因為手錶的通知功能加深了我當時的訊息焦慮,所以我把手錶退掉了。 過了幾年後,我在 2017 年入手了 Apple Watch Series 3,他一路陪伴了我 6 年多的時間一直到 2023 年,除了在 App 運行上會比較卡一些之外,其實跟最新的 Apple Watch 系列沒什麼兩樣,一天還是要充一次電。所以從 S6 就喊說想換手錶的我一直沒辦法狠下心來真正把我的 S3 換掉。 直到了 2023 年,因為 S3 只能升級到 WatchOS 8 而已,但我入手的一些應用程式如 Gentler, Grow, Lumy

基隆西岸.市區|白米甕砲台半日遊

基隆西岸.市區|白米甕砲台半日遊

行程安排 張家餛飩麵店 - 遠東賴家水煎包 - 球子山燈塔 - 仙洞巖(佛手洞)- 白米甕砲台遊客中心 - 白米甕砲台導覽 01 張家餛飩麵店 📍 價格實惠,小乾麵和豆干包湯都只要 $30。 乾麵十分好吃,不像大部分的乾麵會有些許肉湯汁,他的乾麵就真的是「乾」麵,搭配老闆自己做的豬油和油蔥,味道嚐起來十分好。 02 遠東賴家水煎包 📍 一個水煎包 $12 元,排隊排很長但因為裝袋速度快不用等太久,可以買著當點心吃,十分推薦每個口味都來一顆。 03 球子山燈塔 📍 入口看起來沒有整理過,但可以放心的走進去。燈塔上方有一個小山是位處於基隆市區制高點,往外可以看到基隆嶼、基隆港口,往內可以看到基隆市景。無遮蔽物幾乎可以環 360 度眺望美景。 04 仙洞巖📍 由於通風不佳,室內香氣(插香的煙)瀰漫,

2023、2024 年交接:工作篇

2023、2024 年交接:工作篇

2023 年對我來講是個充滿挑戰性的一年,尤其是 11 月開始在職場上身份的轉換,至今我仍然還在習慣。透過回顧 2023 的轉變以及 2024 對自己的期許,希望能夠在 2024 有一個好的開始。 思考層面的轉變 從電商平台到了品牌端,原本就預期會跟在平台的時候不一樣,但沒想到會差這麼多。產品線更明確了,會有更精準的客群,不太像以前一樣能靠大量的商品亂槍打鳥,而是要用少量的產品要去槓桿出大業績。而要怎麼更精準的找到這群客人更是難。 廣告的方式和營運的方式從「折扣」跳脫了出來,以前在電商平台時很難有獨家的商品,各家賣的都差不多,所以主要還是要靠一些優惠來養成消費者在你家平台的購物習慣。但在品牌方有點不太一樣,要靠「品牌信任感」和創造「品牌價值」來獲取新的消費者和維持既有的客戶,尤其我們現在的產品線每個顧客跟我們接觸只會有 3 ~ 4 年的時間,要怎麼在這段時間內盡可能的讓消費者願意跟你持續的互動和回購非常重要。這必須要在折扣之外多了其他的因素,就像 Apple 的商品不打折你還是會想要買,因為你已經了解了他的品牌價值和產品是真的好。 除了折扣面向之外,我們的品牌有實體店面,電商

嘉義阿里山.市區|兩天一夜眠月線遊

嘉義阿里山.市區|兩天一夜眠月線遊

行程安排 Day 1 眠月線 嘉義高鐵站 - 阿里山遊客服務中心 - 沼平車站 - 眠月線 - 嘉義市區 - 晚餐文化路夜市珍珍海產粥、龍承綠豆沙牛奶、何佳佳純手工蔥油餅、土城鹽酥雞 Day 2 嘉義市區吃喝 早餐飯店自助餐 - 黃記涼麵涼圓 - 阿婆烤玉米 - 桃城豆花 - 午餐阿宏師火雞肉飯 - 七彩冰果室 - 源興御香屋 - 霜空咖啡 - 二屾 Ershen - 嘉義高鐵站 眠月線 全長約 18 公里,如果跟我和同行友人一樣不太逗留拍照的話,順順走來回約 5 個半小時,不過建議如果下午

W 原則,工作和人生都適用的思考方式

W 原則,工作和人生都適用的思考方式

我自己因為做操作面的事情做久了,當任務一來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該怎麼樣去執行這個任務會比較有效率。但往往忘了問幾個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項任務?這項任務是必要的嗎?如果不必要,是否可以換個任務目標? 最近公司因為在海外的電商業績成長上遇到了一些瓶頸,主管認為將海外原本的電商系統改成台灣現在在用的系統可能會好一些,畢竟台灣的電商業績比海外好上許多。但主管還是請我做一個比較看是否要換系統。 原本我對於這件事情沒有太多想法,單純做了一個海外電商系統和台灣電商系統的功能比較表,內容流於行銷活動案型支持、會員功能、搬遷時程、維護費用……等第一層思考會想到的事情。 直到前輩的指點後,才知道這些比較雖然是重要,但不是我們應該跟老闆層級討論的點。這些細瑣的事項我們自己 keep in mind 就好, 這時候前輩教導了一個 W 原則,我用此原則重新想了一輪,發現自己的思緒變得清晰,做簡報的邏輯也更暢通(考試也能考 100 分?)。我的簡報不再只是簡單的系統比較,而是有一個完整的脈絡埋補強我自己心中的結論。 W 原則 W 原則其實跟大家常聽到的 5W 原則 Why, What, Who ,

Setapp 2023 Mac Apps 使用調查報告

Setapp 2023 Mac Apps 使用調查報告

在蘋果生態系中推行一站式訂閱制的指摽性廠商 Setapp 在近期公布了 2023 的 Mac Apps 使用習慣報告,身為喜歡嘗試新應用的人,看到有廠商做了這樣的調查報告是十分興奮的,這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報告的內容,並且配上一點我個人的 murmur。 重點摘要 * 每個使用者平均每天使用 15 個 apps(我算了一下我是 24 個)。 * 在選擇和購買新 app 的時候功能很重要,但在要購買的時候價錢會變得稍微佔上風。 * 83% 的受訪者在上個月有購買過 Mac 軟體。 * 訂閱制比買斷制還更受歡迎。(我自己比較喜歡買斷制啊!) * 70% 的 Mac 使用者是用 M1/M2 晶片。(M 系列真的比 Intel 好太多了) * 40% 左右的受訪者有使用有應用到 AI 的 Mac apps。(Notion, OpenCat,

官方網站的 Press Kit 圖片

EveryDay,神還原《原子習慣》作者概念的習慣養成 App

EveryDay 是一款習慣養成 App,他比我之前介紹的 HabitKit 功能更加簡單,如果你有選擇障礙的話,你建立的習慣沒有 icon 可以選擇,就連配色都只有 7 種。需要設定的欄位只有:你想養成的習慣、敘述、顏色、是否需要提醒、習慣養成的頻次以及這個習慣是你想「養成」的習慣還是你想要「戒掉」的習慣。 一開始使用比較不順手的地方是在設定頻次的部分,因為開發者的設計方法不是讓你設定一週想要達成幾次,而是讓你直接選擇週間中有哪幾天要完成這個習慣。這對於某些還不確定能夠在哪一天完成的習慣來說,會有點不太知道怎麼設定。但當我實行了兩週之後,我才感受到指定好哪一天要做什麼習慣是一種「制約」的力量,讓你那天比較無法偷懶,反而更能夠驅使你要達成目標。當然如果你真的不小心偷懶了事後還是可以設定 Skip 來讓你的連續完成習慣的記錄延續。 另外開發者還有一個小巧思,就是你想養成的習慣顏色會因為你連續完成的天數,顏色從淺到深。反之想戒掉的是由伸到淺。這個設計幫助你可以很快地判斷你的習慣有沒有連續達成,你也會有那種不想讓習慣顏色鏈斷掉的那種好勝心。而 skip 的設定方式是用三角形呈現,也可以讓

Arc 瀏覽器融入 AI 功能,Max 限時免費推出

Arc 瀏覽器融入 AI 功能,Max 限時免費推出

Arc Browser 在 10/3 舉辦了一場發表會,推出了 Max 的功能,他們終於將近 1 年來很夯的 AI 議題融入產品裡面,希望能讓你在使用瀏覽器的過程中減少「滑鼠點擊」、「捲動頁面」等傳統瀏覽網頁時會有的行為。 從 10/3 號起為期 90 天,只要你在 Arc Browser 的 Command Bar 裡輸入「Max」,即可開啟 Max 的五個功能設定。 Arc Max 五大功能 1. Ask on Page:以往在用 Command+F 快捷鍵搜尋字詞時是比較沒有效率的,現在可以直接輸入你想問的問題,他就會用該頁面的資料來回答你的問題,並且會告訴你他的回答是出自頁面的哪邊。 不過,

iOS 17,近 3 個版本以來最令我興奮的系統升級

iOS 17,近 3 個版本以來最令我興奮的系統升級

近幾年來的 iOS 升級已經讓我有點無感,而且 App 開發商也變不出太多新花樣,十年前第一次入手 iPhone 5S 時,那時候每天會時不時地看有什麼有趣的 App 竄出的期待感在很久前就不復存在。 我原本將此感覺歸咎於我們已經很習慣智慧型手機的操作,並且已經很知道手機能做到什麼事情,但 iOS 17 更新之後才感受到原來 App 還有這麼大的潛力!雖然不是系統真的有什麼大翻新,只是在既有的架構下新增了「互動小工具」以及「待機模式」,但這兩個改變對我來說就是十分大的變化了。(不過聽朋友說 Android 早就有這個功能了) 我愛的兩大更新 互動式小工具 這個功能讓小工具不僅僅是只能「看」,還能直接做「操作」,減少了開啟 App 才能完成指定動作的時間。像待辦事項軟體 Things 終於可以在小工具中直接打勾完成事情;WaterMinder 也在小工具上做了互動的動畫,讓你更好的知道自己喝水的進度。 待機模式 另一個我自己很喜歡的更新是待機模式,在充電的時候將手機橫擺會有時鐘、照片牆等各種類似「螢幕保護程式」

GA4 數據短缺、資料閾值解決辦法

GA4 數據短缺、資料閾值解決辦法

Universal Analytics(以下稱 GA3) 在今年 7 月開始漸漸地走入歷史,雖然有些 GA3 帳戶還是可以持續收到資料,但也有些已經停止運作,只能轉用 Google Analytics 4(以下稱 GA4)來收集資料。 雖然官方說 GA4 比起 GA3 有更多強大的功能,例如受眾預測、更多的報表、資料量上限提高…等,但對於中小型的電商或網站來講,GA4 的資料延遲和資料閾值問題讓評估上反而變得更為麻煩。 GA4 目前的問題 資料延遲 目前 GA4 的資料可能會有長達 48 小時的延遲,所以往往當天看當天的數據或今天看前一天的數據都是不完整的。這讓中小型電商網站在評估廣告成效的時候較無法即時的知道廣告狀況而去調整。 不過這可能也是 Google 的計畫之一?畢竟他們也不希望廣告主頻繁的調整廣告活動,希望能夠讓系統有更多的學習期。 資料閾值 除了資料延遲之外,另外一個很困擾的點是 GA4 會有資料閾值的問題,

「每天做一點就好」,持續的累積幫助你完成想達成的目標

「每天做一點就好」,持續的累積幫助你完成想達成的目標

最近閱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且試著照著書中的方法實行了一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覺得還蠻有感觸的,原來養成習慣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再容易一些。 其實在今年 4 月份到 6 月份的時候有試著想要養成一些習慣,那時候還有寫一篇文章來介紹 HabitKit 這個習慣追蹤軟體(HabitKit,易上手的習慣記錄 App,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但因為 6 月中離職後到日本去玩了 12 天,在旅遊的過程中難以堅持想要養成的「每日讀語言、閱讀、寫作」等習慣,這些習慣就這樣荒廢了一陣子,直到在閱讀原子習慣的過程中,跟著作者的介紹來反思之前自己失敗的原因後,這次在養成習慣時比較有一個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步調了。 原子習慣的作者 James Clear 認為,習慣養成有四個法則: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反之要戒掉壞習慣就是讓這四個法則的相反。 我認為這四個要素中對我來講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行動輕而易舉」,在閱讀到這段章節的時候,我不禁在想原來以往那些太容易放棄的習慣,現在想想有可能是因為目標設定的不夠明確,以及設定的目標難以達成。 讓行動輕而易舉這個法則中有一個要素是

聚會不再少,舒適則靈

生活雜記

聚會不再少,舒適則靈

我想人終究是個群體的動物,我自己雖然是偏宅的人,但有時候在心情不好或是久未社交的情況下,還是會想要跟朋友約個見面,試圖療癒自己的身心靈。 尤其是到了現在的年紀,對於「跟朋友的聚會見一次少一次」這件事特別的有感。 倒也不是說年紀大到即將安享晚年的程度,而是身邊的朋友開始成家立業,加上工作地點、生活圈不盡相同等問題,彼此之間越來越疏遠,有些朋友就算見面也是有點貌合神離的感覺,所以特珍惜那些見面還能聊的起勁的朋友們。 每次的相見且聚且珍惜,不過聚會總是有熱絡也有冷漠,我自己分為以下幾種聚會類型: 1. 空虛型:有時候自己一個人感到空虛,但跟朋友聚餐、聊天完反而更空虛。在當下的環境中會覺得自己好像不屬於那個團體似的,只在旁邊靜靜地聽,微笑著。人家偶爾丟個問題給你他也只是禮貌性地,這時候你回答什麼對他來說不重要,而是他覺得他有關心你了很重要。 2. 虛榮型:有些聚會則是幾個人聚在一起時總是在聊找工作、買房等,倒也不是說不能聊這個,而是聊的過程中會不免提到自己的職稱、薪水多少、想著要升遷,或是已經開始在買車、看房。彼此之間「董來董去、總來總去」的互相稱呼著,但無人是董,也無人是

剪貼簿管理,讓複製貼上的體驗再升級:PasteNow

生產力工具

剪貼簿管理,讓複製貼上的體驗再升級:PasteNow

之前時不時會看到別人推薦剪貼簿管理軟體,但自己始終沒有開始做嘗試,最近開始認真的逼自己學習使用,想說看是否能夠再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 上網搜尋相關的軟體介紹時,有在介紹剪貼簿管理軟體的中文文章並不多,且大多是比較舊的文章了,看來這類軟體是小眾的,或是沒有太大的革新變化,所以不用一直重複介紹。 而不論中英文資源,網路上大多是推薦老牌的 Paste,可以跨 iOS, Mac, iPad 同步使用,大家可以直接點前面的連結到它的官網看 App 功能介紹,就可以知道它的 UI 真的很漂亮,可惜是走訂閱制模式一年要 $14.99 美金讓我有點卻步,畢竟最近一直狂訂閱新的 App 好像也不是辦法。[1] 另外看到比較多人介紹的是 CopyLess 2,雖然僅供 MacOS 使用,但它是免費的,而且作者也還有在更新。我自己是先從這個免費軟體開始了解剪貼簿管理軟體的核心功能,用了幾天後發現了剪貼簿軟體的醍醐味,於是就決定入手了自己觀望很久的 PasteNow。 會入手 PasteNow 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它是買斷制,而且我還蠻喜歡這個開發者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軟體開發的熱忱。它跟 Cop

Mac, Windows 檔案資料夾路徑轉換器,辦公跨系統必備

行銷人生

Mac, Windows 檔案資料夾路徑轉換器,辦公跨系統必備

我習慣使用 MacOS,但公司的同事大部分的電腦是 Windows,現在其實各個軟體的相容性都做的很好了,所以基本上在協作上無太大的問題。 不過還是有一個問題深深地困擾著我,那就是同一個檔案位址,Windows 貼出來的路徑跟 Mac 貼出來的檔案路徑會不一樣! 舉個例子,在公槽中的同一個檔案,Windows 和 MacOS 的路徑分別如下: Windows:M:\共用\影片\20230831乳液\1693469581.MP4 MacOS:smb://192.168.0.1/NAS/共用/影片/20230831乳液/1693469581.MP4 這樣在作業中遇到的問題會是同事分享公槽的檔案位址給我的時候,我無法直接複製貼上直接存取那個檔案,只能夠看他貼的路徑一層一層地進到資料夾找到他的那個檔案名稱。反之,我貼給同事的路徑他也無法直接使用。 為了避免我的不便以及不要造成同事的麻煩,我嘗試用 Google Sheet 做了一個資料夾(檔案)路徑轉換器。 這個轉換器使用的方式很簡單,

訂閱時代,紀錄自己每年花了多少錢以及軟體簡單心得分享

生產力工具

訂閱時代,紀錄自己每年花了多少錢以及軟體簡單心得分享

自從串流媒體如 Netflix 和 Spotify 服務在大家生命中出現之後,軟體中買斷制的行為也漸漸的被導向為訂閱制,許多開發商也因為訂閱制可以持續的有收入,而將買斷制的軟體改成訂閱制,其中我自己很喜歡的月曆軟體 Fantastical 就做了這件事。 現在就連遊戲都開始有訂閱制的概念出現了,Xbox Game Pass 和 PS Plus 也是付了月費,裡頭就有上百款遊戲任你遊玩。 支持訂閱制的人會認為:訂閱制可以幫助開發團隊持續有收入,比較願意持續更新和維護軟體,使用者也可以一直享受到最新的技術。 我想對於開發團隊來講訂閱制的確是好的,每個月有相對固定的持續收入跟每個月很不固定的收入比起來,每個月有收入會好很多,團隊也比較容易經營下去。(現在自己在電商界做買斷生意,每天都在擲筊算命希望業績可以達標) 不過我自己還是比較老派一點,如果我很喜歡的軟體有同時提供訂閱制和買斷制兩個方案的話(我覺得最近走雙方案的開發者有越來越多),我會願意花錢去買斷軟體,這也會讓我在付費前確認自己是真的需要使用才購買,會對購買這個決定更有責任心。 我目前訂閱中的服務 訂閱制很可

Audible 英文有聲書初體驗,超乎預期的閱聽速度

閱讀心得

Audible 英文有聲書初體驗,超乎預期的閱聽速度

上個月在 2023 年 6 月份的 The Big Issue 上看到熊仔的訪問,他說他有在使用 Audible 聽有聲書,而且因為 Audible 有一個月買一本書的扣打,所以會有壓力要逼自己一個月聽完一本書。 由於同住的友人閱讀書籍量十分大,一個月總能看 2 ~ 3 本書,我自己則是兩個多月只能看完一本書(電腦和手機太誘惑人了),熊仔的這篇訪問勾起了我想試聽有聲書的心,看是否能幫助自己有更多的閱讀量。而且自己平常有在聽 Podcast,所以對於用「聽」的來吸收資訊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件已經養成習慣的事情。 我一開始是先試著找中文有聲書,但試聽了幾本我有興趣的書籍都覺得沒有到很喜歡敘事者的口吻,有可能是因為中文是母語,聽起來總是覺得尬尬的(救像有時候看台劇會覺得口條很尬一樣)。 於是乎就想說聽聽看 Audible 上的有聲書吧!一開始是試聽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Book 1,聽完後就覺得「噫!

Foresee:追蹤你的預測,讓觀察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

生產力工具

Foresee:追蹤你的預測,讓觀察這個世界變得更有趣

如果要將尚未發生的事情做分類,我會將它分成兩個類型:猜測和預測。 猜測是你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或經驗,就胡亂的下一個定論。有點像矇著眼睛玩 21 點,你沒有任何參考資訊,只能胡亂跟莊家喊牌,完全靠事物本身的機率決定你的成敗。 預測則是代表你對該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並藉此依據下判斷。一樣舉 21 點為例,你會判斷牌桌上出現了哪些牌、莊家目前攤開的牌有幾點、自己目前擁有幾點,來決定你要不要跟莊家喊進下一張牌。 Foresee 功能介紹 Foresee 是一款幫助你追蹤自己預測事情的結果的 APP。常常我們在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沒有辦法有一個很好的回顧,當然也就無法知道自己的邏輯到底可不可靠。 它的功能由三大塊所集成:輸入預預測、揭露答案、統計分析 輸入預測 輸入你想要預測的事物、調整你覺得預測成功或失敗的機率是多少,並記錄有哪些論點是支持你預測的事情,哪些風險有可能會讓你的預測失敗,還可以設定什麼時候可以來檢視預測結果正不正確。 揭露答案 如果事情的發生早於你設定的揭露時間也沒關係,你可以直接提前揭露答案。這邊有一個很好的功能(P

iA Presenter,專注於簡報內容,不用煩惱排版設計

生產力工具

iA Presenter,專注於簡報內容,不用煩惱排版設計

相信大家在做 PPT 時都會遇到一個困擾,那就是簡報到底要用什麼樣的「主題模板」才美觀,然後找模板就花去了不少時間,每一頁做內容排版更是耗費心力,無法真正專心的在簡報內容上─ iA Presenter 的團隊設計這套軟體,就是要解決大家的這個難體。 iA Presenter 是由 iA Writer 的開發團隊做的一款新軟體,就像 iA Writer 只想讓你專注於寫作,iA Presenter 希望能夠讓你專注於怎麼說故事。 iA Presenter 介紹 iA Presenter 是一個以純文字為基礎,並且支援 Markdown 語法的簡報生成軟體。你只要有了文字內容,就可以直接將這些文字一口氣貼到軟體內,直接做出一份帶有備忘稿的簡報。 文字、圖片、影片通通難不倒它,而且很方便的是,它會隨著你的螢幕尺寸不同來排版內容(RWD),讓你不論在電腦、平板或手機上都能有很好的簡報體驗。 簡報 RWD 效果示意圖 簡報內容—

年過 30 歲的中年男子體悟

生活雜記

年過 30 歲的中年男子體悟

20 歲到 30 歲的這個十年一晃眼就過去了,出社會後也工作了 8 年,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啊! 以下是自己的體悟和記錄,可以當作是我的個人 murmur 就好。 幾個有感身心靈改變 * 對於金錢的態度開始變得比較豁達,願意在其上面花錢的事物增加,例如會購買能夠幫助工作和生活效率的軟硬體、影視有正版的選擇會願意用正版管道觀看。 * 公益這件事在心中開始萌芽,雖然目前僅限於捐錢,沒有身體力行的階段,不過是真的希望這個社會能夠變得更好。例如會開始定期購買 The Big Issue[1]、對於自己有感的議題也會貢獻一點金錢。 * 20 歲 - 30 歲在工作、生活上的累積開始體現(反撲)。在職場工作大多數比較會是救火隊或是急戰力的角色,轉換工作時的蜜月期較短;生活中則是過往曾經比較好的朋友因久未聯絡開始失聯。 * 在工作上遇到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時,要提醒自己不能採取老人說教的態度,避免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 * 身體開始出現許多狀況,肩頸痠痛、易疲勞、久坐會不舒服,需要提醒自己 1. 多喝水 2. 多伸展 3.

刪除 FortiClient VPN 軟體教學(MacOS 適用)

生產力工具

刪除 FortiClient VPN 軟體教學(MacOS 適用)

English Version FortiClient 這個 VPN 軟體是台灣很多公司或是學校會用到的,它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免費」。 由於最近遠距辦公已結束,加上我的電腦只有 256GB 實在是有點不夠用,短期內不會用到的軟體都會想要把它清掉。 但在要刪除 FortiClient 的時候我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那就是它是 Locked(被鎖住)的 App,無法透過 AppCleaner 或直接拖移到垃圾桶裡面去刪除。我有看到網路上有人教學可以到「應用程式」的資料夾中找到 FortiClient 對它按右鍵,點 info ,把 locked 的選項給解除勾選,但那個選項是反灰的我根本不能動作! 我花了大概 20 分鐘嘗試了各種方法,包括透過重新安裝 FortiClient 後會同時安裝的 FortiClientUninstall 程式來解除安裝,但完全沒有用。FortiClient 硬生生的一直存留在我的應用程式裡。 我心裡想這到底是什麼流氓程式啊?對於使用者也太不友善了吧?想解除安裝都不行? 不過我轉念一想,

知識管理軟體 AnyType 迎來大改版,即將全面公開測試

開源軟體

知識管理軟體 AnyType 迎來大改版,即將全面公開測試

AnyType 團隊在歷經多月的努力後,終於在台灣時間 2023/6/16 推出了大改版,並且將於 2023/7/19 開放給所有人下載、註冊做使用。 官網下載連結 Product Hunt 頁面 本文中如出現一些 set、object、type 等名詞之前在*Anytype,不只是筆記軟體,還是你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有做過介紹,如果想了解這個軟體的應用可以先閱讀那篇文章。 這次的 0.32 改版可說是一個跨版本的大改版,除了修復了許多 bug、有了全新的介面和新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跨平台裝置間的同步終於順暢了許多,不用再擔心電腦跟手機資料不同步的狀況。 全新的介面 1. 現在你可以自由設定你主頁,看是要關聯圖、上次開啟的 object、指定的object都可。有別於之前稍微混亂的主頁,現在可以自定義好很多。 2. 可在側邊欄設定 Widget,不論是 set、

數位廣告的 AI 行銷時代,靠工人智慧幫忙的人工智慧

行銷人生

數位廣告的 AI 行銷時代,靠工人智慧幫忙的人工智慧

以下經驗為我近一年操作 B2C 的電商平台的心得,並非所有產業都適用 雖然現在數位廣告平台有越來越多選擇,但在電商這個產業中說到要做成效型的廣告,還是脫離不了 Google 和 Meta(Facebook)這兩大平台,而近期兩大平台的新功能都往人工智慧 AI 的廣告發展。 1. Google 的最高成效廣告已於 2022Q3 全面取代之前的成效王者─智慧型購物廣告。 2. Facebook 的高效速成+購物行銷活動也於 2023 進行 Beta 測試,目前約推行到 80% 左右的廣告帳戶,並預計今年底前會全面推行。 我覺得這兩個廣告形態最大的特點就是,隨著 Cookless 時代來臨,行銷人員手動挑受眾的「興趣行銷」即將變成過去式,基於品牌第一方資料讓機器學習的「自動化行銷」正在來臨。廣告一開始選擇的受眾群體是誰已不再那麼重要,重點是你所擁有的第一手資料(通常是會員資料)有多少含金量。 現在 Google 廣告和

五一連假上海行,睽違 7 年再訪中國

生活雜記

五一連假上海行,睽違 7 年再訪中國

我先前曾在 2015 ~ 2016 於深圳和南寧工作近 1 年的時間,今年五一連假跟著家人到了中國上海拜訪我哥,對於中國有蠻多不同於以往的新感受,僅以此篇做個記錄。 摘要 1. 在台灣開通電信漫遊後,到中國當地即可享受自由的網路世界。 2. 電動車超級普及,3 天下來搭乘了將近 10 次計程車都是電動車。 3. 植被多到身心舒暢的住宅區。 4. 人行空間充足,走到哪都有人行道。 5. 讓人食指大動的店舖裝潢。 6. 自動送餐的機器人服務生。 7. 深入生活中的環保資訊。 旅程雜記 1. 這次到中國前我一直很煩惱要怎麼樣才能夠在當地科學上網,還付費購買了網路代理伺服器的工具,只希望我在中國的 3 天能夠正常的使用網路。 沒想到是我自己多心了,直接跟電信商開通漫遊服務即可,就算在當地的網路服務商是中國電信,網路還是暢通無阻,無論 LINE 還是 Facebook 都可正常使用,而且會擋海外 IP 的遊戲也能順利遊玩。 2.

感恩日記,每天持續不斷的累積會成為自己的心靈養分

生活雜記

感恩日記,每天持續不斷的累積會成為自己的心靈養分

2018 年子彈筆記這本書問世的時候掀起一股熱潮,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會看到有人在分享如何撰寫子彈筆記的教學文章。而我也不例外的在那時候開始嘗試要用子彈筆記的概念來寫日記,但持續不了太久,要做「日規劃、週規劃、月規劃」對我這個懶蟲來將實在是太麻煩了。 直到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有點忘記出處了),便被作者簡單的日記格式所吸引,他每天的日記只寫 3 個項目:一個對自己的肯定、三個值得感恩的事情、一個覺得自己做不好的地方,不寫其他多餘的東西,不對未來做規劃,只專注在當天曾經發生的事情上。(除了這 3 個主題外我自己有加入一個項目叫其他記錄,可以記一些不屬於上面範疇的,但就不強制自己寫) 我覺得這個「感恩日記」格式最棒的地方是,有規定好每個主題要寫多少項,一來是在寫的時候不會無止盡的發散下去、二來是數量不多,記錄的速度很快,通常每天 5 ~ 10 分鐘內就可解決了。我一開始是稍微有目的性的想要每天記錄,後來就不知不覺的就養成了這個習慣。我從 2020 年 3 月開始寫到現在也寫滿 3 年多了。 最近 YouTuber 老高在講的「

HabitKit,易上手的習慣記錄 App,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

生產力工具

HabitKit,易上手的習慣記錄 App,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

前言 近期因為想要養成做運動、閱讀、學習英文等習慣,所以就在尋覓可以幫助自己達成這些目標的習慣養成工具。 由於我之前有買過 Streak,於是就把他抓回來做使用。他的功能很強大,甚至可以跟手機內建的「健康」做結合,例如可以設定每天走 5000 步,他會自動跟健康的走路步數同步,達標後自動勾選完成。另外也有計時器功能來記錄自己是否有完成該事項,例如想要每天閱讀 10 分鐘,就開啟 App 打開計時器,等閱讀完後再去 App 內把他關掉,如果超過 10 分鐘了也會記錄完成。 但這些強大的功能也是他的缺點,Streak 對我來說過於複雜,在一開始的設定上就讓我感到有點挫折了,然後在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可能還要先打開 App「計時」來達標,覺得有點綁手綁腳。 就在我放棄的同時剛好在 Twitter 上看到有人在分享一個獨立開發者 Sebastian Röhl 最近開發的新 App Habitkit。他那個類似 Github 的

Arc Browser for iOS 正式上線!千呼萬喚始出來

生產力工具

Arc Browser for iOS 正式上線!千呼萬喚始出來

2024.02 Arc 此版瀏覽器改名為 Arc Sidebar Sync,推出了另一個重新打造的 App Arc Search,此款著重於 Browse for me 的功能,直接用 AI 幫你總結你的搜尋結果。 於筆者更新文章時(2024.02.18) Arc Search 的 AI 總結功能僅支援英文,且書籤尚無法跟桌面版的 Arc 同步實屬比較可惜。不過 Arc 現在已經開發了自己的書籤同步系統,想必手機跟桌面版同步的日子也不遠了! Arc Sidebar Sync 介紹 想要顛覆傳統瀏覽器的 Arc Browser 終於在前幾日(2023/03/30)推出了 iOS 的手機版,經過

擁抱 ChatGPT,增進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的生產效率

生產力工具

擁抱 ChatGPT,增進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的生產效率

前言 ChatGPT 在 2022 年 11 月 30 日推出,推出後隨即佔據各大新聞媒體及社群的版面,所以相信大家都已經對 ChatGPT 不陌生。如果還沒用過的人可以先註冊官方的版本來試用看看。 ChatGPT 這個服務是建立在 OpenAI 的 GPT 模型上面(2023.03 月剛發表 GPT-4),由於 ChatGPT 已經被介紹到爛了,本文就不著墨在他的功能上,而是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 OpenAI 所建立的 GPT 模型。 解開 ChatGPT 的免費使用限制 現在使用免費版的 ChatGPT 服務會有一些限制,包含要在系統需求較低的時候才能使用、只能擁有普通的回應速度、日常的模型更新。 像我自己就曾經有遇過想用的時候用不了的情況,這就會大大的降低自己想去用它的興趣,畢竟能用或不能用還要看時間也太掃興! 如果要解開束縛的話,還是必須掏出魔法小卡。如果是付費購買 ChatGPT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