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開箱】Allite 系列質感、效能兼具的 3C 配件|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以及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
本篇文章由 OneMore 萬摩科技贊助。
「Allite」是由台灣科技公司OneMore 萬摩科技所創立的3C品牌,從有線充電系列的 20W 至 140W 的快充頭以及液態矽膠快充線、磁吸收納編織線材,再到無線充電系列的 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WQ1 2+1 磁吸無線充電座等。Allite 全品項充電配件皆通過台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BSMI 安全認證,並提供一年產品保固權益。
這次我體驗了「Allite 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Allite WA1 2IN1 Apple Watch AirPods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和「Allite 液態矽膠快充線」這四款商品,以下會分享自己使用這些商品的真實心得。
在進入開箱前先簡單的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是氮化鎵
氮化鎵是什麼?什麼是快充?
氮化鎵(GaN)是一種新型的半導體材質,在充電轉換的功率上比起一般充電器更有優勢,可以讓充電器做到小體積、重量輕、高效能三大使用者最在意的特點。最方便的是由於充電功率足夠,會搭配多插孔的設計,讓你同時為多台裝置如手機、筆電充電!例如本文會介紹的「Allite A1 65w 雙孔快充」就有使用到氮化鎵的技術!
Allite 系列產品開箱體驗
我在打開 OneMore 廠商寄來的包裹的時,有感受到 Allite 團隊在包裝上非常用心,緩衝包材很足夠,產品本身的紙盒幾乎沒有盒損,對於我這個會將紙盒收藏起來的人是一大加分!
Allite 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
初次見到 Allite 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的時候我的第一印象是「盒裝怎麼可以這麼小!」,只比我的 AirPods Pro 2 略大一些。
實際打開後丈量他的尺寸為「51 x 50 x 29 mm」,相較 MacBook Pro M1 原廠附贈的 61W 充電器「72 x 72 x 28mm」的體積硬生生小了一半,然後還有雙孔設計(原廠僅單孔),讓我一次替我的 2 個裝置充電!
Allite A1 只比 AirPods Pro 略大一些
我拿到產品的這兩週都是使用 Allite A1 配上稍後會介紹的 Allite Easy Cable 同時為我的 MacBook Pro 以及 iPhone 11 Pro 充電,很日常的使用下毫不費力的完成了充電的行為(雖然我不知道充電要怎麼不日常XD)。
至於在充電效率的部分,官方提供的數據是使用 Allite A1 只需要 28 分鐘就可以把手機從 1% 充到 50%,而我自己使用 Amperes Lite 這個 App 實測從 40% 充到 50% 花了 459 秒,也就是只要 7.6 分鐘就可以充 10%(iPhone 為保護電池,快充僅在電池 80% 內會啟用),在救急的時候十分好用。
目前 iPhone 系列的快充支援瓦數最高只支援到 27W,對於 A1 快充的 65W 來說非常綽綽有餘,如果 2 孔同時輸出的話 45W(C1 Port)+ 18W(C2 Port) 也算是夠用了(還記得 5W 原廠豆腐頭充的龜速充電會讓我想要把手機放著充過夜)。
Allite A1 通過 BSMI 認證,提供 1 年的客服維修保固,也有「過熱、過載、短路」等電流防護機制,讓你在享受快充的優點時,還不傷手機和電腦,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我覺得在使用上 Allite A1 上唯一遇到的缺點是,商品頁面有提醒筆電、平板等高瓦數的需要使用 C1 Port 才能支援相對應的瓦數,但在「充電頭上的插孔沒有提示自己最高支援的瓦數或是適用的裝置」,會讓我有時候忘記哪個孔可以充筆電、哪個孔可以充手機,希望未來廠商可以把這點給考慮進去就 100 分了。
Allite A1 可 2 孔同時輸出 45W(C1 Port)+ 18W(C2 Port)
Allite A1 比原廠充電器輕巧許多,且有 2 個插孔更方便
Allite WA1 2IN1 Apple Watch AirPods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
身為果粉,同時擁有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是很正常的一件事。AirPods 的充電盒有支援 Lightning 或 USB-C 充電還算方便,但要幫 Apple Watch 充電通常就得另外帶一條充電線。北漂族如我,每次要回家時要準備 3C 用品的充電線都覺得超級無敵麻煩。
Allite 就是專為果粉考量設計,推出了 WA1 這個磁吸無線雙面充電的解決方案,一個充電器就可以為 AirPods & Apple Watch 充電。除了跟剛剛介紹的 Allite A1 一樣通過 BSMI 安全認證之外,他還通過蘋果官方的 Made for Apple Watch 認證(我在這之前只有聽過 MFi 認證,這次合作長知識了),所以在使用上絕對可以放心。
另外 WA1 搭配 USB-C 接口(有一個很貼心的防塵套),近幾年新出的 MacBook 或是 Windows 筆電幾乎都有此接口,所以你出門在外時忘記帶手錶的充電線也沒關係,將 WA1 插在筆電上就能直接幫你的 AirPods 或 Apple Watch 充電了!(貼心提醒:裝置必須支援無線充電)
如果硬要說 WA1 的不便之處,就是它在充 AirPod 那面的無線充電會比較受限使用場景,因為台灣一般的插座方向跟 Allite A1 快充搭配的時候,WA1 的 AirPod 那面會是垂直於充電器上,建議可以搭配延長線轉換插座方向,或是搭配筆電接孔使用,也可和 Allite 的 WQ1 磁吸無線充電座(本次未體驗到)做搭配來替 AirPods 充電。但是如果是充 Apple Watch 的話,因為有磁吸所以無太多問題,充電時都還算牢固。
使用 WA1 充 AirPods Pro 搭配筆電使用的狀態
使用 WA1 充 Apple Watch Ultra 搭配筆電使用的狀態
Allite 快充線材系列
最後體驗的品項,分別是 Allite EASY CABLE 的 USB-C to USB-C 規格,以及 Allite 液態矽膠快充線 USB-C to Lightning 規格。
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
我不確定大家平常都怎麼收充電線,我之前大多是將充電線對折幾下就放入包包內的小暗袋,直到最近 1、2 年才有買繞線器來做使用,至於在家不常移動的線材則是會用電線保護套來做整線,讓環境看起來美觀一些。
家中美觀的收線小撇步,使用電線保護套
直到我第一次體驗到 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之前,我都還認為我的收納和整理線材的方式很好了。使用到 EASY CABLE 後才發現,充電線自帶磁吸功能也太方便了吧!輕鬆放手就能秒收,充電線保持整齊如一!真要說缺點的話就是廠商怎麼只有出 1M 版本的,敲碗 1.5M 的版本啊!畢竟我的 MacBook Pro M1 的充電孔只有在左側,有些場景會需要 1.5M 的長度才會比較堪用。
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超方便收納
另外因為 Allite EASY CABLE 是使用編織線材,不像早期原廠送的充電線會有線材皮剝落的問題,耐用程度大大升,最高也支援 PD 3.1 的 240W 的功率,有了這條線你就已經達到了頂規的程度了!
除了有 USB-C to USB-C 的規格之外,另外還有 USB-A to USB-C 的規格可選擇。在顏色上 C to C 有寶寶藍、寶寶粉、沈穩黑三色,A to C 目前僅沈穩黑單色。
Allite 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各顏色規格排排站
Allite 液態矽膠快充線
液態矽膠快充線有 USB-C to USB-C 和 USB-C to Lightning 兩種規格可以選,因為我的 iPhone 11 Pro 和 AirPods Pro 2 的充電孔都只有支援 Lightning,所以我就是體驗 Lightning 這條(規格一樣有通過 MFi 認證,可以安心充電!)。
我覺得這條線的特色就是在它的觸感十分柔和,100% 使用液態矽膠材質製成,在長時間的捲曲下也不太會變形(原廠線用久了會因為你平常捲的角度有點變形),至於其他的部分跟平常使用的線材差異感不大。
使用 Allite 液態矽膠快沖線搭配 Allite A1,在 1 個半小時左右將 AirPods Pro 2 從 40% 電力充到 100%,對於我來講這個充電速度已綽綽有餘。
Allite 液態矽膠快充線(白色)替 AirPods Pro 充電
Allite 產品系列整體體驗心得
滿足有效快充的三大要件,必須要有支援快充的 1. 裝置 2. 充電器 3.充電線,大部分的新裝置都已經支援快充,充電器和充電線則可以放心交給 Allite 系列產品。
這次很開心能夠體驗到 Allite 大部份的產品,在實物上有一定的質感,不會在包裝拆開後跟網站上的呈現有太大的期待落差。
另外不得不說「A1 65w 氮化鎵雙孔快充」這顆充電頭真的非常輕巧,加上「EASY CABLE 磁吸收納編織快充線」以及「WA1 2IN1 便攜型雙面充電器」這兩個產品,讓我在回老家的時候的線材收納包變得十分輕盈和整齊。更重要的是,我還能多帶一隻滑鼠回家,重量還跟之前只帶原廠線材們差不多!
Allite 品牌真的有把現在充電的黑科技氮化鎵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讓我享受到了更便利的充電生活。攜帶的東西少了、重量輕了、線材變整齊了,出門也不用再擔心插座不夠用的狀況了。
原廠配件重量和 Allite 配件重量比較
Allite 系列多放了一個滑鼠重量僅 508g 還比原廠相關配件重量輕,且更整潔
最後我必須老實說由於我對硬體的規格沒有那麼的了解,本文比較著重在真實體驗的部分,如果有更了解產品規格數據的人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補充討論。
如果你對於 OneMore 這個品牌有興趣的話,可以到他們的官網看更多他們的自有品牌 Allite 和獨家代理的選品們,或是可以追蹤他們的 Instagram @onemoretec。